本网讯(张培 张甜甜)疾风知劲草,烈火辨真金。在战“疫”大局中,多少平凡人毅然奋起,直入险境,同疫情较量,只为家乡重焕烟火气象。
坚守的红袖章,寒风中的青春担当
凌晨1点,乡野一片寂静,室外温度零下3度,在襄城县湛北乡姜店村疫情防控卡口,一个肩戴红袖章的19岁少年还未睡下,他就是卡口守夜人李鑫龙。
禹州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襄城县紧急调派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同心抗疫。同时,迅速织密襄城疫情防控网。一纸招募令,热血少年李鑫龙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到志愿者行列。
从1月2日开始,他每天在卡口值夜班,已在寒夜中坚守13个夜晚。漫长黑夜,他毫无怨言,吹冷风、吃泡面已成为日常:“疫情不散,绝对不退,虽然我力量渺小,但想尽力保护好家乡。”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疫情面前,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无畏地担起防疫的担子,他们稚气未脱但身影无比坚毅。
相见不能相拥,未婚夫追至“战地”
1月14日,襄城援禹医疗队队员、来自襄城县中医院的儿科护士张梦娇在朋友圈写下感人话语:“同在禹州一线,同在雪中抗疫,却始终未能相见。我在禹州竹林,你在禹州金苑,虽不能相拥,也算并肩作战!心中有必胜信念,新年定能阖家团圆!”
1月3日,作为第一批援禹“战士”,张梦娇奔赴禹州战“疫”一线,冒着风险、冒着大雪入户做核酸采样,脱下防护服,才发现冻僵的手已经冻伤。
得知未婚妻手被冻伤,耿晓光万分心疼,毅然决定请缨赴禹。1月12日晚上,值完夜班后,他不顾身体疲惫立即报名,1月13日清晨,两人终于相见了。由于张梦娇曾到禹州高风险区进行核酸采样,按照防疫规定,耿晓光和未婚妻只能咫尺天涯。
张梦娇看到不顾一切来到战场的耿晓光时,眼圈一红,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哽咽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耿晓光贴心地安慰她:“照顾好自己,娇娇,我想你!虽然不能每天相见,虽然不能每天相拥,但是能够并肩作战,这也算是一种幸福。保重,娇娇!”
“尽最大努力,让援禹战士吃上家乡饭!”
“终于吃上咱家乡的面条了,热气腾腾的,好吃。”“忙了一天,能吃到家乡的烩菜,感动。”1月8日晚,襄城援禹医疗队抵达禹州,全体人员当晚通宵奋战,于次日早上6:00顺利完成第一轮12万多人份的核酸采样任务!任务重时间紧,寒冷的冬夜,高强度的工作,我们的援禹“战士”如何吃的好?
位于襄城县开发区南园区的河南万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包子、馒头、鲜面条机等食品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9日下午,河南万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急调派一辆餐饮保障车、两辆后勤车支援禹州抗疫,当天晚上,便提供了烩菜、牛肉面等共370份。
“我们会尽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咱可爱的白衣战士提供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让他们坚定信心,早日平安凯旋!”河南万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杰坚定地说。
“菜篮子很稳!”
在襄城县群发农产品批发市场里,一辆辆满载新鲜蔬菜、果香四溢的运货车经过消杀,正驶往襄城各大商超。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许昌市群发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孟飞表示,外来蔬果可以通过“进货不进人”的方式供应至襄城。货物从物流中心装车到抵达襄城要经过层层消毒,配送人员必须提供48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具有抽检合格证明的外来蔬果,在进行二次消毒后,可以由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从疫情防控卡点处接运至襄城,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尤其是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不涨价,全力保障疫情下的襄城人民吃得好、吃得安心。
背后的英雄
“快快快,有病人来了!”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忙碌、迅速,这是急诊科工作的日常状态。
县中医院急诊科护理班原先有7名护士,禹州疫情发生后,其中4人被紧急抽调到了援禹抗“疫”一线。王玉芳是留守在襄城的3名急诊科护士中的其中一名,身怀有孕的她和另外两名同事昼夜连轴转,要完成平时7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给病人输液、出车接急诊病人……半夜无论几点,只要有需要,就立即赶到。遇到患者急躁、不理解的情况时,她们会强忍住泪水,把笑脸留给大家伙,继续坚守在岗位、毫无怨言、认真工作。如今,3个人眼睛熬的跟大熊猫似的,她们被笑称为“单位的国宝”。
炬火遍起,守望山河,凛冬散尽,星河长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终将打赢,致敬这些平安襄城的守护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