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就是每年11月8日的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节日——记者节。记者节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天是因为半个多世纪前范长江参与组织成立的“青记”。
“青记”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青记”成立的日子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而范长江新闻奖,则更说明了范长江与中国新闻巨人的地位。这个奖从1991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记者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因而,无数后来的记者都梦想能获得这项殊荣。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新闻巨人,却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永远告别了他的同行。
1967年,时任中国科委副主任的范长江被以“反革命分子”的罪名关押起来,这成了范长江厄运的开始。或许,他会想到某一天自己能重获自由,重新为党工作,但他没能等到那一天。
1969年,已被长期关押的范长江随首批劳动改造和批判的人员来到了中国科学院确山县瓦岗乡芦庄五七干校。芦庄位于确山县城西20多公里处。由于当时范长江的反革命身份,他在这里白天要进行劳动,晚上还要接受批斗。由于他是重犯,每天都有专人监管,任何时候都不准与外界接触,不能自由活动。据当地的老百姓后来回忆,第一批来五七干校的人员分成2组。范长江被分在基建队,主要是盖房子。有一次,因为干活较慢,60多岁的范长江被监管员一脚从脚手架上踹到地上。而这位当年曾叱咤风云为民请命的新闻巨人却只能一声不吭,艰难地从地上站起来,继续去干他的活。
范长江就是在这非人的境遇中度过了两年的时光。
1970年10月23日早晨,五七干校的监管人员突然发现范长江失踪了,于是下令去查找。有人却意外地在五七干校门前菜园边的口水井中发现了他的尸体。此时的范长江已不知在井中浸泡了多久,人们将他打捞出来时,身上只穿着一身单衣,依稀可见的是满身的伤痕。
事后,五七干校的校领导派人草草地把范长江抬到一个偏僻的山沟里埋了。
后来,据当时与范长江一起在五七干校劳动的驻马店农校一位离休老教师称,当时“上边”在范长江死后还一度封锁消息。几天后,许多人才知道范长江死了,而死去的范长江,遂被定为畏罪自杀。
就这样,一代新闻记者的楷模,在确山县这个地方永远地告别了他的新闻事业,只给人们留下无尽的哀思和无奈。
1972年10月12日,失去丈夫、痛苦不堪的沈谱与几个孩子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要求解决丈夫范长江的问题,把信送到中南海。几天后,恰好是范长江的生日,那天(10月16日)毛泽东在信上作了批示,认为范长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按革命干部对待。自此,范家的境遇才逐渐得到改善。
1978年12月27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为范长江的追悼会,为范长江平反昭雪,胡耀邦亲自主持了追悼会。
当地一知悉这段故事的老人感概万千地说: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范长江,他在结束生命时还在想着周围的百姓,当时有两口井,一口是吃水井,另一口是浇菜井。而结束范长江生命的正是那口浇菜的水井。那位老人说,最让人称奇的是,浇菜水井附近的那棵棠梨树,原来朝吃水井方向弯曲着,范长江去世后竞扭转了弯曲方向,朝向浇菜水井。似鞠躬道歉又像是默哀。就在2020年春节来临前夕,我再次来到范长江罹难纪念亭,触景生情写出这篇文章,为的就是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