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由淅川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淅川县作家协会、淅川县诗词学会、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承办。南阳市文学院、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等单位应邀出席此次采风创作。
与会人员一起瞻仰鱼关村移民纪念碑、镌刻16.5万移民姓名的移民丰碑,参观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中共淅川第一支部纪念馆,观看淅川移民纪录片《鱼关日记》及“红旗渠之父”——盛湾英雄渠建设纪实片。作家、诗人通过深入鱼关的移民和红色文化场景,从脚步到笔尖,激发文思创作灵感,力争创作出“丹江”、“移民”主题的文学作品,进一步弘扬“忠诚担当 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
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馆长刘海波介绍说,有着“河南移民第一村”之称的鱼关村,现有鱼关村移民纪念亭(碑)、移民广场、移民纪念林、移民丰碑、南阳市移民教育基地及中共淅川第一支部纪念馆、中国报告文学南阳创作研究基地等人文景观。其中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移民丰碑得到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及省市领导及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南阳市委宣传部、南阳市移民局、南阳市慈善总会授予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移民教育培训基地、全市慈善文化教育基地称号,被誉为南水北调精神地标、移民精神发源地、库区移民心灵家园。
责任编辑\洪山 文图\吴浩雨 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