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河南首页

地 市: 郑州 | 洛阳 | 开封 | 平顶山 | 焦作 | 安阳 | 濮阳 | 信阳 | 南阳 | 鹤壁 | 济源 | 周口 | 驻马店 | 漯河 | 商丘 | 三门峡 | 许昌 | 新乡
首页 > 文化 >

《园长微电台》第21期:花开有时,衔接有度
2022-05-23 20:27:00   来源:河南新闻图片网   责任编辑:关潼

查看原图
  作者:赵秀红   主讲:赵秀红
  
  疫未散,花正开。
  
  疫情终挡不住鲜花的如约盛开。
  
  2022年5月20日,在这石榴花开的五月天,我们共同迎来了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时间为“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因为疫情,我们不能举行线下启动仪式,我们收看了河南省学前教育宣传月线上启动仪式。
  
  本次启动仪式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实验幼儿园、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心、教育时报社承办。启动仪式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河南省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片展播。二是幼小衔接示范课展示。三是各地市幼小衔接优秀视频案例展播。四是幼小衔接专家主题讲座。四部分内容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使我们共同见证了我省科学推进幼小衔接打造良好教育生态的重大成果和辉煌成就。
  
  说到幼小衔接,我们并不陌生。从2012年至今,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三次提到幼小衔接,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高度重视。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我们许昌第二实验幼儿园作为河南省示范幼儿园、许昌市学前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园、许昌市幼小衔接试点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上,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秉持“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的办园理念,把幼小衔接工作融入幼儿园三年课程中,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推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措施,五措并举,全面推进。
  
  “一”是指一个原则: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落脚点始终是幼儿,我们从幼儿实际出发,想幼儿所想,做幼儿所做。
  
  “二”是指两个立足:立足于提前准备、立足于幼儿长远发展。我们从孩子上小班的第一天开始,就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课程中,小中大班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使孩子在三年的时间里做好全身心的准备。
  
  “三”是指三个阶段:小、中、大班三个阶段。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三年保教工作的全过程,在我们许昌第二实验幼儿园的三年规划中,幼小衔接从小班就开始起步。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我们全程准备,重点突破。比如,针对小班的孩子,我们重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中班的孩子,我们重点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和交往能力。针对大班的孩子,我们重点培养阅读表达能力和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
  
  “四”是指四个入手:管理入手、教师入手、孩子入手、家长入手。
  
  首先是从管理入手。管理就是领和做。我比老师行,领着老师一起做;我和老师差不多,陪着老师一起做;我不如老师,跟着老师一起做。
  
  其次是从教师入手。教师要不断追问:教育的主体是谁?游戏到底是谁的?是谁需要?如何追寻孩子的脚步?教师走进环境中评估、思考、讨论,游戏环境该如何成为可以“诱发和支持”孩子的游戏环境,从而读懂孩子,从“领跑者”“引导者”变成“跟随者”“支持者”。
  
  再者是从孩子入手。孩子就是玩中学。孩子的天性喜欢玩,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把游戏作为孩子的主要活动,在玩中学、乐中学。
  
  还有就是从家长入手。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是重要的一项,因此,我们从家长入手,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五”是指五个融合。幼儿园与小学的深度融合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要把握好五个融合。
  
  首先是场景融合。我们带领孩子参观小学,同时,邀请小学老师、学生参观幼儿园,把适合幼儿的活动融合到小学的场景里,把幼儿熟悉的场景延续到小学低年龄段。
  
  其次是要求融合。一方面要求幼儿教师杜绝“小学化”,另一方面要求小学老师严格“零起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律自然成长。
  
  第三是规则融合。我们把小学一年级新生规则要求融合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提出“保教中培养习惯”“游戏中强调规则”的明确要求,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第四是教研融合。我们幼儿园是许昌市幼小衔接试点园,与小学结合,开展研讨,互相融合,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对照,找准衔接点,从而达到学习能力的顺利过渡,无缝衔接。
  
  第五是家园融合。我们幼儿园是首批河南省家园共育示范幼儿园。我们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微分享、家长助教、园长接待日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与幼儿园配合,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我非常认同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是用心播种,用爱浇灌。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衔接有度。科学衔接,成就未来。
  
  待疫散,共花开,孩子们将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走进向往已久的小学,开始新的生活。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最棒的!

【责任编辑:关潼 】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