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起,闫书敏就注意搜集各类奇石、根雕、盆景。他走南闯北,相继从浙川县、西峡县等地的山沟和河滩发现一些形状奇异的石头,都放置在厢房内和庭院里的架子上,大门两旁的墙根下。如白熊饮水石,通体明亮光滑,土黄色的背景衬托着一头白熊,趴在弯弯的小河边,把头伸向溪水中,好像口渴了要找水喝;如金鸳凫水石,顶端倒扣一个金光闪闪的贝壳,状如一只鸳鸯头戴金冠,正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动;如猪肉层叠石,雪白的脂肪层和深红的瘦肉层间隔重叠,层次异常分明,那颜色、那条纹、那形状、那质感看上去和真的猪肉完全一样,要是不仔细辨认,还真以为是一大块猪肉放在架子上,前来观看的游客都惊叹说:“这块石头完全能够以假乱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闫书敏在2014年前后还从深山沟里发现了几块水绣石,运回家后就在院子里修了两个水池,放在里面供养起来。水绣石是经过水流或冰川搬运、沉积数千年自然形成的嶙峋奇石,表面如沟壑纵横,周身千孔百洞,具有惊人的吸水蓄水性能,非常适宜青苔滋生。水绣石在千百年的流水侵蚀下,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极富神韵。院中靠窗户的水池里养着的水绣石形似一头骆驼趴卧在地,举头望月,后背的驼峰高高耸起,上面放着两块奇石:灰黑色的那块像蟒蛇探头,上身支起,三角形脑袋上目光炯炯,威严地警惕地注视前方;粉红色的那块像一只狸猫盘腿坐下,身体竖立,靠在狼狗身上,神态悠闲放松,好似闭眼入睡;这一蟒一猫,一警戒一入睡,相映成趣,形成鲜明对比。这块水绣石形态非常生动传神,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闫书敏给它起名“骆驼望月”。
靠院墙边的水池里,不仅有水绣石,还有军舰石,页岩石,滚圆石,尖峰石,形状姿态和颜色条纹各不一样。这块水绣石在水池中好像海岛屹立,山峦起伏。旁边的军舰石置入水中,好像一艘军舰巡逻在大海上,守护着海岛。红褐色的尖峰石放置在水绣石顶端,仿佛是海岛上尖塔形的主峰,突兀孤立,直插云霄。滚圆石放置在水绣石中间,白色和灰褐色花纹杂乱交错,向上部分好像是尖尖的脑袋,两肩部分好似伸出的前爪,看上去让人感觉是一只乌龟正在用力向海岛山顶攀爬。还有水池边沿上放置着页岩石,就像书页一样层层叠叠,形似一个沿海的哨楼,正高高地屹立在海岸上,警惕地瞭望着大海。它与军舰石一起执行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闫书敏以丰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上面这些石头组合在一个水池里,竟然形成一个生动形象的“海岛卫戍图”。不得不说闫书敏虽然作为一个老兵,退伍已经几十年了,但军人的爱国热忱永远刻在骨子里。也因此游客们直看得啧啧称赞,叹为观止:“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有想象力的奇人!”
院墙边的盆景生机盎然,青翠的叶子即使在寒冬也依然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盆栽的兰草、五角枫、黄土柴、松树、老包榆,这些盆景,有的枝展叶舒,婀娜多姿,有的绿叶修长,积翠欲滴,有的盘根错节,亭亭如盖,有的奇形怪状,八面威风。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闫书敏每天都要侍弄这些盆景,定时浇水,修剪枝条、弯曲枝干弄成各种形状。他还找来一些奇形怪状的木疙瘩,栽在花盆里,经过培养,也长出嫰绿的小枝。
盆景旁还摆了几个根雕,那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好像金鸡独立,昂首挺胸,似乎朝天鸣叫,有的好像艺人牵猴,形如卖艺人用链子锁住猴子的颈部,猴子用力挣脱,还有的好像白熊做揖,老牛探头。真正最让人称奇的是放在厢房里的“金蟾衔钱”组合桌凳。这是闫书敏在2019年于大块地村白大垛山沟里发现的原木,当时原木下面还包着一块大石头。他找了六个伙计一起挖出来,运回来后交给一个专门搞根雕艺术的人。这位根雕匠也真不含糊,先把最粗的部分加工成一个近乎椭圆的桌面,下面加工出三条腿支撑,旁边两条伸出的根加工成向上托举的“双臂”,最精彩的还是桌面上雕刻出一只硕大的蟾蜍,嘴巴上衔着一枚铜钱,这就是奇妙的“金蟾衔钱”,寓意是“富贵平安、福禄双全。”桌子旁还放着四个圆木桩做的凳子。这套桌凳喷上油漆,明光发亮,古香古色,形状奇特,高贵典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八九年的收集整理,闫书敏把他家的庭院搞成了集奇石、盆景、根雕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展览馆,每天都有方圆附近的游客前来观赏。经过他的巧妙布置,灵活组合,院子里的水、石、花、木似乎都成了鲜活的精灵,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寓意,引发观者的奇思妙想。
这样奇异瑰丽的庭院体现了主人高贵的艺术品位,优雅的审美情趣。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家家户户就托起了乡风文明,美丽庭院的建设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蓝图。我们也要像闫书敏一样,在生活品质上有所追求,收集奇石,栽种盆景,加工根雕,在美化自家庭院的同时,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位,培养自己审美爱美的情怀。
如此,人居环境有特色,乡风文明有品位,国家振兴有底蕴! (李克选 冯新迅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