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王双凤、李俊华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八年级上学期《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的章末复习课。
课前,王双凤老师让学生制作了思维导图,并在课上进行展示,请绘制同学讲解自己制作思维导图的思路,以及思维导图所呈现出的知识联系和重点,系统复习了本章的知识,深刻感受本章知识之间的联系。随后,进行角色互换,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批改错题,并对错题中呈现的易错点提出自己的建议。王老师的作课方式新颖独特,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李俊华老师通过判断计算正误题展开热身赛,以坐标的形式提问学生,每一道题的设置都巧妙的对应本章的一个知识点,而题目的设置有效展示了每个知识点的易错点,学生通过找错、析错、改错,进而更好的做到防错。通过两道例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对解题有用的条件,并运用整体思想和转化思想来分析并解决问题。李老师的课堂不仅注重知识,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导和培养,是一节有深度的好课。
课后,各个学校的教师代表分别对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分享了自己在复习课方面的尝试和疑惑,并就复习课如何上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思维导图如何使用才能使学生收获更大等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许昌市教研室谷晓凯总结指出,单元教学要经历“总-分-总”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单元起始课是第一个“总”,而复习课就是第二个“总”,复习课要重视章节整体性和知识间联系性,要避免学生出现“烫剩饭”的感受,要求老师对教材深度挖掘,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梳理、方法总结和感悟的过程,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体会每一个知识点与章节知识的联系。对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