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教育系统“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专项课题组代表、许昌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全体人员、心理健康骨干教师代表、思政科骨干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60余人参会。研讨会由许昌市教育局思政科王河道老师主持。
会上,许昌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张明辉致辞。她表示,开展此次研讨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和挖掘潜能的平台,同时也为教育者探索疫情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德育)的融合途径提供一个良好契机,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疫情下德育与心育融合”主题研讨环节,许昌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孔丽红以许昌第二高级中心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疫情·瞬间”微视频为例,指导师生通过亲身体验、镜头,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师生共同探讨“怎样把灾难当教材,如何与祖国共成长”。
通过学生的镜头,挖掘疫情所体现的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把疫情期间的典型事例和英雄人物,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作为加强制度自信教育的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
许昌第二高级中学学生代表杜冰洁、刘怡思、杨景阁、马超凡、王悦欣等同学分享“疫情·瞬间”微视频的创作思路和灵感来源。
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对党和国家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深深触动与会老师,大家看到经过“疫情”教育,学生更加有责任、有担当。
随后,“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专项课题组教师代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享了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思路,并集体表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俯下身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这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
王河道对研讨会作总结时强调,要将“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准、做实、做细、做精,以课题为载体,项目式研究持续推进“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
据了解,许昌市教育局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运用好疫情防控鲜活、生动的教科书,充分挖掘疫情中丰富的育人元素,创新内容与形式,探索德育(思政)与心育的融合,把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做到有机融合。(张培 孔丽红 朱艳芝)